你的子女,其實不是你的子女(看哭了)

你的子女,其實不是你的子女(看哭了)
美麗夢想 2025-07-02 檢舉

03

孩子長大結婚後,和父母不再是一家人。

看過這樣一句話:“父母的家,永遠是孩子的家;孩子的家,不是父母的家。”

當孩子想父母的時候,就邀約父母來住一段時間。但是住久了,這矛盾就鬧起來了。

特別是已經結婚的孩子,父母是否可以留在身邊,還得看媳婦、女婿的態度。

孩子的愛,分成了好幾份,愛父母,是其中的一份而已。

當然,孩子在經營婚姻和家庭的時候,也會有不同於父母的三觀,生活方式。父母的經驗,明顯是多餘的。

也許孩子的家庭,需要老父母帶娃。

別以為,老父母把娃帶大了,就可以得到反哺,子孫就會孝順。那隻是幫忙而已,不是一筆交易。

等娃長到一定的年紀,老父母還是要離開。

再說了,娃在長大,老父母會更老,終究有一天,會抱不動娃,也跟不上娃的步伐。

天下無不散的宴席,也沒有父母和孩子時時刻刻在一家的道理。

分家吧,每個人都過著不同的生活。有了距離,反而有了一點點的牽掛,感情還會好轉。

一家人變成了兩家人,平時有禮尚往來,借錢有規矩,孝順有說法,帶娃有期限。什麼都明明白白的,固然是冷漠了一些,但是彼此安好。

04

到頭來,生兒育女一輩子,不過是養了一個送走自己的人。

時光真的很殘忍,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,你會發現自己很多的皺紋,還有一撮白髮。

也想去幫孩子做點什麼,但是抬起手,卻發現什麼都做不了。

你不想變成孩子的累贅,因此準備了退休金,也有一定的存款,還有自己的房子。但你終究會變成孩子的累贅,因為你會走不動,需要人搬來搬去,曬太陽,看病。

你還會想到,自己百年以後,孩子怎麼辦。想著想著,就過完了一輩子。

世界那麼大,人那麼多,但沒有人可以永恆。

父母走了,家還在。能夠永恆的,也只有是家。

到了最後的一段時光,你會發現,我們戀愛,讀書,結婚,工作,育兒,終極目標,就是有一個孩子,可以送自己去另一個世界。

你哭哭啼啼地來到世上,孩子哭哭啼啼地送走你。

哭完了,一轉身,孩子還要投入生活,還要去工作,還要好好過日子。

你也慢慢走出孩子的記憶,曾經牽手嘮叨的畫面,變得模糊。

 

05

懸崖上,有一隻老鷹,把老巢打翻。

它的孩子,掉到空中,戰戰兢兢地撲騰翅膀。

有人問老鷹:“為什麼那麼殘忍?”

老鷹回答:“如果我貼著地面去教育他們,那它們長大了,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呢?”

原來,父母和孩子的緣分,不管多深,也注定各自獨行。

我們能夠做的,就是好好珍惜相處的時光,把自己的日子過好,就是愛孩子,也愛父母。

也不知道來生還會不會再見,過好今生再說吧。

 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