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懂這10個「人性」背後的真相,才算活得成熟

不懂人性,就無法為人處世,也過不好這一生。
這個世界,由人類所構成,而人類,又以人性為主導,所以這個世界的一切邏輯,都離不開人性。
讀懂人性,就是在讀懂社會的邏輯。而讀不懂人性,就只能活得糊里糊塗。
人吶,唯有讀懂這10個人性背後的真相,才算是活得成熟。
01
慕強。
相信我們都聽過一個詞,慕強。
何謂慕強?指的是,羨慕、敬仰、攀附強大。而對於弱小,往往不屑一顧。
這就是我們常說的「欺軟怕硬」。人善被人欺,馬善被騎,實力強大才是真相。
02
自私。
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,人性本私。
人性,本來就是自私自利的。不論你是菁英,還是普通人,第一時間想到的,都只會是自己,以及自己的家庭,而不會是其他人。
試想,連我們自己,都只是為了自己而活,別人不也是如此嗎?所以說啊,不要對他人,有任何的期待。
03
趨利避害。
慕強也好,自私也罷,根源是什麼?就四個字,趨利避害。
人性就是,趨向於對自己有利的事物,而避開一些有害於自己的事物。利好,人們才蜂擁追求;非利好,誰都不願意乾。
賺錢就是如此。能賺錢的事兒,人們才會去做。無法賺錢的事兒,誰做呢?
04
慾望。
叔本華說過,人生就像鐘擺,慾望滿足了就無聊,慾望無法滿足就痛苦。
滿足了慾望,人們就會追求更膨脹的慾望;如果慾望無法滿足,人們就會唉嘆氣,各種悲觀情緒。
賺了1萬,不滿足;賺了10萬,也不滿足;賺了100萬、1000萬,依舊不滿足。也許,就算當了首富,還是覺得不夠。欲壑難填。
05
攀比。
只要存在慾望,就肯定有攀比的心理。
舉個例子。你月入1萬,那你就會跟身邊人比較,到底是自己賺很多,還是別人賺很多。這,就是攀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