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親戚瞧不起你,記住「追蛇定律」就行了

如果親戚瞧不起你,記住「追蛇定律」就行了
美麗夢想 2025-04-26 檢舉

有一個農夫,在割草的時候,突然碰到一條蛇。

蛇一回頭,咬了農夫一口。

農夫氣急敗壞,揮著鐮刀去追蛇,非要置其於死地。

跨過幾個田埂,蛇一溜煙不見了,農夫也毒性發作,倒地不起......

這就是追蛇定律。

我們行走在社會上,也會遇到一些如小人一樣的親戚,他們如蛇蠍一樣狠毒。

如果像農夫一樣,非得把小人如何,結果自己還會先一步倒下去。

因而,親戚瞧不起你,第一時間就想到最後的結果,那麼你的言行就會正確,把風險降到最小。

 

01

氣什麼?跟「蛇」生氣,只會二次傷害。

從本性分析,蛇不懂人類的行為,蛇只是防止被攻擊,遇到攻擊後就做出反抗。

要是你一氣之下,就和蛇糾纏不清,蛇不會理解你“為什麼生氣”,而是繼續用自己的本性,再次張開大嘴,露出獠牙。

看過一句很經典的話:“狗咬人不是新聞,人咬狗才是。”

以此類推,這人非要咬到蛇,要回去,這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。

正確的做法是,心平氣和地對待事情,冷靜之下,肯定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,放過了蛇,自己也及時就醫,就遠離了危害。

北宋的呂蒙正,母親是妾,總是被父親,還有父親的妻子排擠。

無奈之下,母親帶著他投奔娘家。但是娘家也容不下。

兜兜轉轉一個圈,母親和他到洛陽城外的一家寺廟借住。

為了改變命運,母親鼓勵他閱讀。

寺廟裡的和尚,看呂蒙正母子白吃白喝,也很煩惱。就故意把吃飯的鐘聲,調整了──每次大家吃飯之後,才敲鐘。這樣,呂蒙正趕到廚房,只有殘渣了。

落魄之中,他寫下:“十度投齋九度空,惱恨僧人飯後鐘。”

人落難了,還被親戚瞧不起,但呂蒙正沒有總是抱怨,而是從容地記錄生活,繼續埋頭苦讀。就算周圍有一大群人,露出鄙夷的眼神,也全部包容。

不與瞧不起自己的人糾纏,只是夾著尾巴做人。還能夠混到一碗殘羹,確保自己不那麼餓,也遠離了被人繼續碾壓的危害。

 

02

處什麼?人和「蛇」不是同類,只能各自安好。

親戚,血脈類似,但是不完全相同,更不會三觀一致,層次一樣。肯定符合一條社交規則:“道不同不相為謀。”

呂蒙正在《寒窯賦》中,也說過類似的道理:“蜈蚣百足,行不及蛇。”

蜈蚣和蛇不是一類,他們沒有什麼可比性,也沒有辦法在一窩中住。

正因為這樣,呂蒙正被親戚瞧不起的時候,就一咬牙,捨去了親戚關係。

在他考上狀元之後,親戚又來巴結。呂蒙正寫了一副對聯,讓親戚羞愧地離開:“舊歲飢荒,許多內親外戚,袖手旁觀,無人雪中送炭;今科僥倖,不論張三李四,踵門慶賀,盡錦上添花。”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