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3歲老人的自述:沒盼著「養兒防老」,到頭來卻要「養老防兒」

孫子上學後,我給兒子打了聲招呼,不等他送我,就叫了輛計程車回了家,又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。
隔了一年,我病了一場,體力和精力大不如以前。兒子以工作和家庭脫不開身為由,勸我請個保姆,女兒讓我過去跟著她養老,思來想去,還是覺得自己的家裡好。
於是,託人找了一個各方面還算可靠的保姆,每天照顧我的飲食起居,每個月四天假,我給她三千塊。
《小邊說養老》影片號,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!
03
保母58歲,說起來也是個苦命的人,家在鄉下,早年離異,獨自把兒子拉扯結婚,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壓力,自己的退休金都拿出來幫兒子還房貸,自己出來賺錢養活自己。
保母不但燒得一手好菜,還很勤快,家裡打掃得井井有條,閒下來還能陪我聊聊天,溜溜彎。老人就是這樣,健康是隨著心情的,心情好,狀態就好,兒子看我恢復得差不多了,就想打發保母走人。
好不容易有個合適的人照顧我,願意陪我解悶,我自然不會同意,再說了,又沒要兒子出錢,輪不到他替我做主。
媳婦篤定我是找老伴,而不是請保姆,還出口傷人,說我不著調,不正經,非要把我接回去住,還說我老糊塗,一年三萬六白白浪費了,把退休金交給她,總好過給外人。
當時我氣得直拍桌子,“我很清醒,也能出得起錢,用不著你們教我,保姆留下,你們走!”
04
雖然勸退了兒子,但他和媳婦還是常常往我這跑,比以往不知道勤快了多少倍,但我心裡清楚,他們嘴上說為我好,其實就是惦記我手裡這倆錢。
每個月將近六千塊的退休金,除去保母的工錢,剩下的足夠我們生活。一轉眼,跟保母生活了三年有餘了,人雖然越來越顯老了,但卻過得充實快樂。
我心裡已經計畫好了:腿腳好的時候,有保母照顧就行,等到不能自理了,就賣掉房子,住到養老院,壓根不指望兒子給我養老。
以前是“養兒防老”,現在反過來了,成了“養老防兒”, 兒子不中用,還和兒媳合夥算計我,不過自從女兒出面勸過兒子以後,他很少帶著兒媳過來鬧了。
女兒說了,只要我開心,無論是跟著兒子養老,還是和保母搭夥過日子,她都贊成。我也強調了自己的心意:寧可出錢請保姆,也不去兒子家養老。
身為年輕人,適當依靠家裡的資源無可厚非,若是心態散漫,只知道索取,不懂得回報,一門心思地依賴老人,到頭來,不僅打不開養家的局面,還會影響老人晚年生活的品質。
正所謂“白頭到老是夫妻”,從芳華到白髮,舉案齊眉一輩子,是人人羨慕而又追求的。然而,生活是實實在在的,不會以人的意誌發生改變,老伴沒了,活著的那個一定很傷心,就當為了那份刻骨銘心的愛,也要活成更好的自己。
發生的已經改變不了,但新的明天還沒開始,不如抓住生命的小尾巴,活出夕陽一般的燦爛,只要對晚年生活充滿嚮往,那麼,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,你說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