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帶外國老公隱居深山,「不上班、不用紙」,連娃都靠捐款來養:如今現狀讓人「大開眼界」


考慮到海南氣候溫和,小山村里的環境也很好,加上比較低的生活成本,林娜才決定在這里暫時定居。
還有一個原因就是,林娜覺得海南的山村,更契合自己和丈夫過可持續環保生活的想法。
在泰國的時候,兩人就居住在一片樹林里,自己建了竹屋,餓了就吃自己種的蔬菜,渴了就喝一些山泉水。
為了環保,兩人基本上不怎麼吃肉,一直以來都只吃素食,雖然沒有物質上的享受,但是精神很放松。
不過大人能接受這種生活,孩子太小,肯定不能只吃素。
于是兩人退而求其次,選擇了海南的山村,一邊過著環保生活,一邊養著孩子。
在山村的小家中,一切都是很原始的樣子,沒有現代的家電傢俱,最智能的就是一台老式風扇。
環顧四周,可以看到屋內的陳設都是斯皮爾手工制作。
林娜也直言,夫妻倆現在沒有什麼物欲,也不用上班,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養孩子。
很多人都說養一個孩子成本大,可林娜夫妻倆不用工作,都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。
這主要就是靠著夫妻倆環保的理念,孩子的衣服,基本上都是靠別人捐贈,或者穿一些其他孩子不穿的衣服。
所以可以看到林娜的寶寶,3個月大,小小的一團卻穿著一條很長的褲子。
孩子的衣服看起來也很簡單,沒有花花綠綠,就像是一塊土黃色的布。
林娜說這件衣服是斯皮爾給孩子做的,衣服的原材料就是一塊紗布。
斯皮爾做了簡單的裁剪,用山竹桃可染的顏色給紗布上色,最終成了孩子身上的衣服。
除了這些,林娜也從來沒有給孩子買過任何市面上的玩具。
但小孩子左手一個鼓,右手一串球,顯然不缺玩具,這些玩具也都是斯皮爾給孩子做的,材料基本上都是用的木頭和一些種子核。
另外,小孩子的紙尿褲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,這一點林娜也考慮到了,所以特地裁了很多布料做尿布。
在她看來,小孩子每天尿那麼多,如果單純用紙尿褲,實在是太浪費了,用尿布的話隨時可以洗,節省又環保。
雖然沒有在孩子身上花錢,但孩子身上的每一件衣服,每一個玩具,都是林娜和斯皮爾的愛。
一家人,就這樣吃著自給自足的蔬菜,靠著別人捐贈的一點衣服和物資生活著。
可以說除了房租,他們基本沒有什麼開銷,就連廁紙都不用買,上廁所采用更環保的方式處理。
而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,就是靠同住得來的。
一些同樣有環保理念的游客,會來林娜家和他們一塊體驗生活。
林娜不會主動收費,但游客通常會自愿支付一些錢,這些錢就是林娜一家三口的生活費。
這樣的生活,林娜和丈夫都很喜歡,他們還希望能構建一個社區,讓小孩子也一起體驗。
在這里,小孩子不用學習,不用寫作業,只用無憂無慮的成長。
當然這個只是想法,能不能實現還猶未可知。
那麼,你對這種低物欲的環保生活怎麼看?你向往這樣的生活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