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夜撿到棄嬰!36歲窮光棍「扛水泥24年」養出博士女兒,生母「跪求認親」被1句話拒絕

也許是感知到了什麼,小女嬰緊緊地抓著鄧和平的手指頭,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。
鄧和平心里難受了:「這個苦命的娃兒,她害怕我不要她。」
他咬咬牙,狠下心來,用破爛不堪的衣角擦拭眼角的眼淚對妹妹說:「妹妹這個娃兒,我來養」
從此,冰天雪地里被遺棄的小女嬰,成了鄧家的雪鳳。鄧家給了雪鳳另一條生命,而雪鳳也回饋給鄧家煥發生機的希望。
自從雪鳳來到了鄧家,原本死氣沉沉的生活被打破,鄧和平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養育一個孩童成人有多麼的艱難。尤其是一個大男人要養育一個女嬰。
從換尿布開始,怎麼梳頭髮,怎麼洗澡,怎麼穿衣服,怎麼喂飯,都成了鄧和平要學習的課題。
他時常請教村子里的大媽們,也總有閑言碎語被傳到耳邊。
有人笑他,老鄧家連姓鄧的都養不活了,現在還要多養一個沒血緣關系的孩子,簡直是有點可笑。
鄧和平每每聽完也只是搖搖頭笑笑,并不去反駁解釋些什麼。
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,鄧雪鳳一天天長大,那些流言碎語才終于消散殆盡。
鄧雪鳳是一個孝順的女兒,自懂事起就明白父親的不容易。小小年紀的她,在個頭還沒有灶頭高的時候,就會搬個小凳子踮著腳,洗鍋刷碗做飯。
有人看他們生活的不容易,家中也著實缺一個能主掌家事的女主人,便好心介紹對象。
鄧和平拒絕了,如果還沒有女兒的時候,他是愿意找一個妻子的。可女兒一天天的長大,再找一個女主人,那其實就是給女兒找了個后媽。
電視里常常放著「有了后媽就有后爹。」鄧和平不忍心,他想好了后半生就和女兒相依為命。
鄧和平從未隱瞞過鄧雪鳳親生父母的事情,而小小的鄧雪鳳從小就是貼心的孩子,她知道是鄧和平給了她新的生命,也發誓一定要好好照顧鄧和平。
她的學習一向都是拼盡全力,她要讓父親為自己驕傲。
從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,考試從來都是名列前茅,獲獎更是不計其數。
這樣的女兒,讓全村人都為鄧和平驕傲,再也沒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地說,「看自己都養不起還養了個女孩兒」。
生恩不如養恩大
然而到鄧雪鳳五年級的時候,親生父母的到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。
誰能想到把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拋棄在冰天雪地里的父母,還會回來找孩子呢?
鄧雪鳳的親生父母一來就表明了來意,他們想要認回鄧雪鳳。
原來當初他們拋棄孩子是迫不得已,當初實在太窮了,養不起這個孩子,現在他們的境況已經改善了,想要看看孩子。
鄧和平表面上沒說什麼,但心里是不滿的。
為人父母,不管多麼艱難也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在那樣寒冬臘月的天氣里拋棄。
他無法想象如果當時自己沒有聽到小雪鳳的哭泣,現在世上是否已經沒有了雪鳳的存在。
鄧和平不動聲色,只說:「到底怎麼樣,還是要看娃娃咋想」。
小雪鳳聽了鄧和平這話悲傷起來,以為是父親不要自己了,她抱住鄧和平哭道:「爸爸你別不要我,我只有你這麼一個爸爸。」
多年成長的心酸,鄧雪鳳小小年紀早已明晰事理,能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,怎麼比得上生活困苦也要咬牙養大自己的養父。
鄧雪鳳的親生父母見狀也只能無奈放棄。這場差一點的別離,讓父女兩人更加懂得了珍惜。
然而別離本就是人生常態,我們能做得無非就是接受,然后釋懷。
鄧雪鳳的親生父母走了沒幾天,奶奶爺爺相繼病重。 長年累月的重疾不治拖垮了奶奶的身體,奶奶撒手人寰后沒幾天,本就疾病纏身的爺爺也郁郁而終。
鄧雪鳳這一刻意識到,親人總歸會離我們而去,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。
爺爺在去世前拉著雪鳳的手說:「雪鳳啊,這輩子你不容易,你爸爸也不容易,以后你們可要好好地活,你要好好對你爸爸。」
而災禍卻還在繼續,小姑姑離家出走不知所終。這個六口之家,在短短的日子里分崩離析。只剩下鄧雪鳳和爸爸以及殘障叔叔相依為命。
從小學五年級這一年的噩夢過后,鄧雪鳳似乎一夜之間就從一個小女孩長大了。她更能體諒父親獨自一人撫養自己的不容易,利索能及的為父親分擔更多的工作。
父親在外工作,她就在學業之余撐起了整個家庭的家務,做飯、洗衣、打掃衛生,處理家中的農事。
就這樣父女二人相互支撐著,把日子過了下去。
鄧和平曾問過鄧雪鳳:「跟著你的親生爸爸媽媽能過得更好,你為什麼不回去過好日子呢?」
鄧雪鳳抱住鄧和平:「就算是好日子我也不稀罕,我只稀罕跟爸爸在一起的日子。」
就這樣父女倆一天天的生活,鄧雪鳳也爭氣,成了村子里唯一考上湖南師范大學的孩子。
雖說2012年的時候,一場厄運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,但幸運的是,在老師的幫助下,在《中國夢想家》的圓夢幫助中,他們總算是挺了過來。
《中國夢想家》嘉賓曾想以個人名義資助鄧雪鳳十萬元,但鄧雪鳳拒絕了。
她說:「有了大家的幫助,我爸爸的醫藥費和我的生活費已經足夠了,至于其他的我可以靠努力獲得」。
苦盡甘來
2014年7月,鄧雪鳳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湖南師范大學醫學研究生。父親鄧和平的重病,也在悉心的照顧下有了好轉。
一切的苦難似乎在從不低頭的不屈中被沖散了。
201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鄧雪鳳,為了父親能更好的養病,選擇了去往廣東佛山的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就職。
羅曼羅蘭說:「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,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生活。」
鄧雪鳳自出生起便昂首同命運斗爭,種種的磨難并沒有打倒她,卻讓她更加的強大。這便是我們中國人骨子里的不屈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