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絳說:老公好,你就有個家,老公不好,你連個家都沒有。

重男輕女思想在中國仍然普遍存在,尤其是在農村,兒子與女兒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待遇懸殊比較大。
有的父母更重視兒子的發展,對女兒則區別對待,甚至漠不關心,把嫁出去的女兒被當成婆家的人,不再受其關注。
古時候賣女不賣兒,新時代仍有重男輕女的現象。儘管這對女人來說很不公平,但受中國封建思想和傳統文化影響,這是幾千年遺留下來舊的思想和陋習,也是短期內無法改變的現實狀況。
正所謂回不去的娘家,大概便是如此真實又殘酷。我們除了面對和接受,別無他法。
自古以來,婆媳關係十個有九個處不來,而楊絳與婆婆的關係恰恰就是相處融洽的那一個。
楊綾的婆婆是個保守的舊派女性,平日里較為嚴肅,而楊綾幽默活潑,且是留過洋的女作家。
楊絳從小酷愛讀書,這是她的精神食糧,但錢家的家務活不能不干,於是她練就了一邊看書,一邊做家務的本領,還因此受到婆婆的讚賞。
向來難得說句體貼關心話的婆婆,有一次竟然對楊綿說,要她買點好東西補補身子,這是婆婆對她最大的肯定。
楊綛對婆婆向來就關懷孝順,平日裡不僅關注婆婆的喜好和口味,為她準備營養的食物,降溫時為婆婆送上保暖的衣服,而且還尊重婆婆的隱私和做的每一個決定與選擇。
當婆婆需要心理關懷與安慰時,楊綛也會耐心傾聽,表示理解。
然而不是每個家庭的婆媳都能相處融洽,婆媳矛盾一直都是世界難題。
面對同一個男人,婆婆和媳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表達愛的方式,面對同一件事,也都有各自的思想和做法,有時很難達成共識。
唯有互相理解和包容,互相關愛和支持,方能長久地和睦相處。
楊綛曾說:
「婆在前,媳在後,先有好婆婆,再有好媳婦。
做婆婆的,為了兒子的幸福,記住三個:要嘛出錢,要嘛出力,要嘛閉嘴。千萬不要不出錢,不出力,嘴巴還碎不閒。善待媳婦就是愛自己兒子。 」
人都是相互的,人心都是肉長的,你的真誠善待,對方一定能夠感受得到,並將善意回饋給你。
林青玄說:
"好的婚姻能讓雙方變得更好,而不好的婚姻能把兩個原本好好的人拖到痛苦荒涼的境地。”
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,也是兩家人的融合,需要雙方家人互容互愛,互助互暖。
婚姻是一場修行,更是一門藝術,它能使一個女人變得更加成熟與睿智。
願天下的女人都能擦亮雙眼,認真篩選,用心經營,幸福滿滿。
-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