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到中年,學會做個薄情的人

時間雖然會慢慢染白的頭髮,也會慢慢蒼老的容顏,卻無法毀滅我們平靜的內心。
既然老去,是人生注定要走的路,我們又何苦看得太重呢!
不如順著衰老的方向,看繁華盛開到慢慢凋零的故事,也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。
年齡,是我們路過人間的痕跡;心態,是我們過好生活的前提。
既然人老是無法改變到現實,就要學會在看清中理解生活,在看淡中安撫自己。
慢慢接受變老的事實,慢慢調整自己的心境,便可無懼風雨,皆可坦然於世。
人這輩子,哪有什麼青春常駐,有的只是看清老去的真相後,依舊可以去熱愛自己的生活而已!
三、病,是一種生命的劫數
人生在世,哪有不生病的人,有的人生大病,即是大劫;有的人生小病,即是小劫。
病無論或大或小,其實都是身體失衡的結果,只有你跨過去了,你才能擁抱比較順心的生活。
在病魔的折磨中,有的人在堅守中收穫希望,有的人在堅定中走向死亡,有的人在放棄中留有遺憾,有的人在無奈中遇見心生,一切皆有自己的定數。
每一次的生病,其實都是自我療癒的契機,更是我們身體在提醒我,應該多關心自己了。
一個人懂得愛護自己的人,自然能避免很多的疾病,也更能走向生命定義的遠方。
生病,就像人生路上遇見的一座山,能夠翻越的人,便能對人生有一個新的認識;無法翻越的人,便只能陷在其中無法自拔,直到走向終點。
很多的人覺悟,往往都是經歷一場大病之後所得到了,突然就知道瞭如何去把控人生的重心所在。
人一旦輸了健康,贏了世界又如何,就一串數字,沒有了前面的一,後面在後的靈,也即是空空如也。
既然注定要我們經歷的劫數,就不要恐懼,直面它,才能戰勝它,甚至超越它。
四、死,是一種生命的歸宿
死亡,就像茫茫大海裡一座孤獨的燈塔,我們所有的人,不管起點,路徑,方向相差多大,都在慢慢靠近這個終極。
對這個世界來說,來不是我們所想,死不是我們所願,但現實充滿了其無奈的一面,懂得直面死亡的結果,生才能更好的答案。
一個人死亡,並非是生命的結束,被遺忘才是。
世間的萬事萬物,都有自己存在的時間,或長或短,都會死亡,只是有的人在遺憾漸漸凋零,有的人在心安中走進自己的天國。
死,不應該簡簡單單定義為失去生命,也可以是換一種方式,走出了時間的束縛。
人甚麼時候死,是無法選擇的,我們能選擇的,就好好把控活著的時光,去慢慢描繪自己值得的故事。
世界很大,而我們的手臂卻很短,把握好自己觸及的世界,其他的隨心隨緣就好。
我們從地獄而來,要去上天堂,目前正經過人間,而死亡也可能是我們踏入天堂的門檻。
既然結局都是死亡,何不快快樂樂活好自己,少留一份遺憾,便能多享受一份絕美,餘生,凡事盡力而為,也能接納不完美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