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願爛在肚子裡,也別對兒女說這幾句話,否則只會自討苦吃
心理專家馬歇爾·盧森堡曾說:
“也許我們不認為,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,但語言,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。”
深以為然。
現實生活中,有些父母常常陷入暴力溝通的迷思,傷人而不自知。
他們以高高在上的姿態,言辭無忌,試圖以算帳式付出來激發孩子的罪惡感和愧疚感。
然而,這樣的做法不僅換不來孩子的感恩,反而可能導致孩子的敵意和疏離。
因此,別圖一時口舌之快,用言語帶給孩子一生的創傷。
尤其是以下這幾句話,千萬不要輕易對兒女說,否則終會自食其果,追悔莫及。
“家裡很窮,別淨亂花錢”
不久前,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,描述了他偶遇的一對父子。
一位爸爸帶著自家小孩到肯德基買兒童餐。
原本應該是充滿歡笑、充滿樂趣的時刻,這位父親卻選擇進行一場沉重的苦難教育。
他對著孩子說:
“你知道嗎,你這一頓飯,就花去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。”
孩子原本洋溢著期待又喜悅的臉龐,在聽到這句話後,瞬間變得凝重起來。
他沉默了,眼裡的光漸漸消失。
還有一位母親,在網路上曬出自己吃高麗菜炒飯的日常,並透露兒子在學校用餐每天花費超過30元,一杯奶茶也要20多元。
她原本期望此舉獲得他人的同情與理解。
但沒想到,網友對此極為反感,紛紛勸這位母親不要沒苦硬吃。
翻開這位母親發布的過往動態,不難推斷,這個家庭的生活水平至少達到了小康。
一個家庭裡最可怕的,不是貧窮,而是父母身上的“窮氣”,以哭窮的方式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。
想要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質固然值得讚賞,但絕非透過哭窮來實現。
真正的教育,在於父母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,學會量入為出,而非一味地告訴孩子「這個太貴,我們買不起」。
想起一位朋友,她對待女兒的方式讓人深感觸動。
在她丈夫破產後,家中經濟便陷入困境,窮得就快揭不開鍋,只能無奈向父母求助以渡過難關。
朋友曾是典型的家庭主婦,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,她整日眉頭緊鎖,四處奔波尋找工作,以緩解家中的經濟壓力。
這時,她三年級的女兒,用平常存下的零用錢,為朋友買了一條價值三十元的項鍊。
孩子純真地對朋友說:
“媽媽,你別不開心,我買了小賣部最貴的一條項鍊,你戴上一定非常漂亮。”
面對這份出乎意料的禮物,朋友內心雖然憂慮家中的經濟狀況,但她並沒有責怪孩子亂花錢。
相反,她深感感激,不僅理解女兒的孝心,更將這份心意視為前進的動力。
德蕾莎修女曾經說:
「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飢餓、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;
然而,最大的貧窮,卻是不被需要、沒有愛、不被關心。 」
長期的哭窮,可能導致兩個極端。
一,是讓孩子自卑,不敢擁有,不敢追求。
他們時時刻刻活在「金錢匱乏」的陰影之下,內心充滿了不配得到的想法,人生似乎只剩下黑白兩色,失去了原本應有的絢爛與光彩。
二,是孩子成年後會報復性消費,試圖透過物質的滿足來填補內心的空虛,以尋求安全感、認同感和掌控感。
他們會在不斷的放縱中,試圖彌補過去的缺失,卻往往陷入更深的困境。
親情,本應是溫暖純粹的,別讓孩子背上過重的道德包袱,而與我們漸行漸遠。
“別人都能做到,你怎麼不行?”
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‧希爾曾說過:
「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,而父母恰恰相反,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。
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,才能讓孩子更能成長。
其實,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,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。 」
有些父母為了鞭策孩子,會習慣性地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。
殊不知,每個人的成長軌跡截然不同,拿一個人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提並論,只會徒增煩惱。
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,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。
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、所達到的水平以及擅長的領域都大相徑庭,因此,我們應以更包容和理解的心態來陪伴他們成長。
諷刺短片《別人家的孩子》中,有一位不苟言笑,對孩子高標準、嚴要求的母親。
她總以鄰居小美為標桿,對女兒進行無止盡的對比。
每當女兒成績稍有下滑,她就厲聲斥責女兒不爭氣,而鄰居小美每次都能名列前茅,壓根不用父母擔心。
在母親的責備聲中,女兒變得畏首畏尾,對失敗充滿恐懼,自信心也被打擊得支離破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