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歲以後,學習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
曾在《讀者》雜誌(2024.05)中讀到一篇名為《春香與小滿》的故事。
女兒名小滿,在把沒什麼文化的母親春香接到深圳工作後,她對母親生出了更多的理解。
也順帶著理解了那個曾經在大都市裡擰巴、不自在的自己。
“隨著慢慢長大,我不再把很多事情的原因歸結於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,人都是被社會塑造的。”
攝影:柘林
這句話何嘗不是很多問題的答案。
「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。」但事實真是這樣嗎?
原生家庭不是原罪
近幾年,「原生家庭」這個概念越來越被關注,好像我們性格中所有的缺陷、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,都能從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。
但要知道,世上不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,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一些遺憾。
東野圭吾在《時生》一書中曾這樣解釋原生家庭:“誰都想生在好人家,可無法選擇父母。發給你什麼樣的牌,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。”
我們要體認到:原生家庭雖然影響了我們的過去,但卻無法束縛我們的現在和未來。
《都挺好》中的蘇明玉,從小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,但她憑藉自己的努力,從銷售人員做到公司高管,實現了經濟獨立,並且在母親去世之後,她依然選擇幫大哥找工作、買房給父親養老…
來源:豆瓣電影
雖然無法選擇自己有什麼樣的父母,但至少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如何去。
25歲後,我們應該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撰寫者,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那個。
沉溺於過去,毫無意義
朋友小苔,30歲,至今一事無成,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怪父母。
別人升職,他說是人家父母有能耐;別人買房買車,他說是家裡給幫襯了不少;看到一起長大的小伙伴都過得比他好,他也會把不如意歸結到父母沒本事上面。
總之,他將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都歸咎到原生家庭上,他也一直沉浸在過去的「傷痛」中不能自拔,逢人就抱怨自己悲慘的童年。
「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」他把這句話掛在嘴邊,作為自己不肯努力的藉口。
但仔細思考,「原生家庭論」有時更像是偽命題,很容易成為我們推卸責任的工具。
就像《原生家庭: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》一書中寫的:「當你把父母的感受當作你大部分人生決定的基礎時,你正在放棄自己的自由選擇權。如果在你心中,父母的感受永遠佔首位,那麼你的人生也將由他們駕馭。
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,抱怨和沈溺過去都毫無意義,我們能做的是正視過去,然後勇敢前進。
來源:視覺中國